风光摄影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。近十天的行程中天气基本乌云密布,十分不合作。但虽然在摄影上收获不如预期,但这份体验会陪伴我多年。连续五天,十个早晚,我来到同一个地方,站在冰冻的湖中心,等待最美的光线,可大多数时候换来的是一次次失望,直到最后一天。 这张照片用了好几种技术手段。 拍摄设备是Canon 5D Mark III + Canon TSE-17L. 镜头上下移轴在三个不同位置,然后拍摄了4张照片,最后后期拼接成一张。在最上端拍了2张,一张对天空曝光,一张对山体,然后曝光合成,以对付这样逆光情况下的大光比。17mm超广角多张合成,不光可以获得4000多万像素的高精度图片,更可以做到近似14mm的视角,而这正是这个场景所需要的。 为了突出气泡前景,避免画面过乱,我没有站在那里拍摄,而是冒着严寒,全身爬在冰冷的冰层上,把三脚架放到最低,让镜头离冰气泡只有一尺左右距离,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效果,实现的心中的构图。 Kingdom of Ice Bubbles<br />
风光摄影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。近十天的行程中天气基本乌云密布,十分不合作。但虽然在摄影上收获不如预期,但这份体验会陪伴我多年。连续五天,十个早晚,我来到同一个地方,站在冰冻的湖中心,等待最美的光线,可大多数时候换来的是一次次失望,直到最后一天。<br />
<br />
这张照片用了好几种技术手段。 拍摄设备是Canon 5D Mark III + Canon TSE-17L.  镜头上下移轴在三个不同位置,然后拍摄了4张照片,最后后期拼接成一张。在最上端拍了2张,一张对天空曝光,一张对山体,然后曝光合成,以对付这样逆光情况下的大光比。17mm超广角多张合成,不光可以获得4000多万像素的高精度图片,更可以做到近似14mm的视角,而这正是这个场景所需要的。<br />
<br />
为了突出气泡前景,避免画面过乱,我没有站在那里拍摄,而是冒着严寒,全身爬在冰冷的冰层上,把三脚架放到最低,让镜头离冰气泡只有一尺左右距离,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效果,实现的心中的构图。

Kingdom of Ice Bubbles
风光摄影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。近十天的行程中天气基本乌云密布,十分不合作。但虽然在摄影上收获不如预期,但这份体验会陪伴我多年。连续五天,十个早晚,我来到同一个地方,站在冰冻的湖中心,等待最美的光线,可大多数时候换来的是一次次失望,直到最后一天。

这张照片用了好几种技术手段。 拍摄设备是Canon 5D Mark III + Canon TSE-17L. 镜头上下移轴在三个不同位置,然后拍摄了4张照片,最后后期拼接成一张。在最上端拍了2张,一张对天空曝光,一张对山体,然后曝光合成,以对付这样逆光情况下的大光比。17mm超广角多张合成,不光可以获得4000多万像素的高精度图片,更可以做到近似14mm的视角,而这正是这个场景所需要的。

为了突出气泡前景,避免画面过乱,我没有站在那里拍摄,而是冒着严寒,全身爬在冰冷的冰层上,把三脚架放到最低,让镜头离冰气泡只有一尺左右距离,利用广角镜头的透视效果,实现的心中的构图。